VMC1260立式加工中心加工优点:工件在加工中心上经一次装夹后,数字控制系统能控制机床按不同工序,自动选择和更换刀具,自动改变机床主轴转速、进给量和刀具相对工件的运动轨迹及其他辅助机能,依次完成工件几个面上多工序的加工。并且有多种换刀或选刀功能,从而使生产效率大大提高。
VMC1260立式加工中心由于工序的集中和自动换刀,减少了工件的装夹、测量和机床调整等时间,使机床的切削时间达到机床开动时间的80%左右(普通机床仅为15~20%);同时也减少了工序之间的工件周转、搬运和存放时间,缩短了生产周期,具有明显的经济效果。加工中心适用于零件形状比较复杂、精度要求较高、产品更换频繁的中小批量生产。
VMC1260立式加工中心结构与性能特点
1、立式加工中心机床基础件均采用高强度铸件,超宽的机床底座设计,单立柱结构配有高速主轴为机床提供最佳的结构支撑及最佳的切削刚性表现。
2、床身、立柱、滑座、加工中心工作台及主轴箱内具有加宽加强筋和角支撑板,各结合面均经过手工刮研,保证了整体结构的刚性和精度的保持。
3、X、Y、Z三向导轨采用直线滚柱导轨副,线轨宽度45,高度38,由台湾上银HIWIN制造,大大提高了机床的加工精度和工作效率。三向进给采用台湾名牌大螺距、高精度滚珠丝杠,三轴伺服电机与丝杠采用直联形式,采用进口无间隙弹性联轴器,传动无间隙,转动惯量小,传动刚度高,保证了机床的定位精度;丝杠支承采用预拉伸结构,大大降低了机床长时间运转中热变形对精度的影响。
4、立式加工中心主轴采用台湾8000rpm高速、高精度主轴单元,配有日本进口NSK轴承,自动打刀装置。主轴采用中心吹气结构,换刀前对主轴内锥孔和刀具柄部进行清洗,去除残留物,确保主轴的高精度和刚性。
5、机床冷却采用斯特尔 CBK4 40/4大流量冷却泵,高压冲屑并充分提供冷却。
6、高速加工中心机床润滑采用电动泵集中自动润滑装置,定时、定量的对丝杠和导轨面自动间歇式润滑,稳定、可靠。
7、X、Y、Z三轴导轨丝杠都采用密闭防护、保证丝杠及导轨的清洁,确保机床的传动及运动精度,机床外防采用全封闭结构设计,安全可靠。
8、数控系统标准配置广数25i控制系统功能齐全,操作简便,具有DNC在线加工功能。
9、刀库采用台湾名牌斗笠刀库,刀库容量为16把刀,换刀时间短、准确、可靠性高。
VMC1260立式加工中心主要技术参数:
项 目 |
单位 |
VMC1260加工中心(硬轨) |
行程 |
X轴行程 |
mm |
1200 |
Y轴行程 |
mm |
700 |
Z轴行程 |
mm |
600 |
工作台 |
工作台尺寸 |
mm |
1400×700 |
工作台最大承重 |
kg |
800 |
T型槽(槽数×宽度×间距) |
mm |
5-18-125 |
主轴 |
主轴锥孔 |
|
BT50 |
主轴功率 |
kW |
11/15 |
主轴最高转速 |
rpm |
8000 |
进给 |
快速移动(X/Y) |
mm/min |
10000 |
快速移动(Z) |
mm/min |
8000 |
切削进给 |
mm/min |
1-5000 |
进给电机 |
NM |
15/20/20 |
主轴距离 |
主轴鼻端至工作台面距离 |
mm |
140-740 |
主轴中心至立柱导轨面距离 |
mm |
780 |
刀具 |
最大刀具直径 |
mm |
Φ100/Φ150 |
最大刀具长度 |
mm |
300 |
最大刀具重量 |
kg |
12 |
精度 |
定位精度 |
mm |
±0.01 |
重复定位精度 |
mm |
±0.0075 |
机床重量 |
kg |
7600 |
外形尺寸 |
mm |
3400×2480×2960 |
VMC1260立式加工中心作业前准备事项:
1、操作前必须熟悉加工中心的一般性能、结构、传动原理及控制程序,掌握各操作按钮、指示灯的功能及操作程序。在弄懂整个操作过程前,不要进行机床的操作和调节。
2、开动机床前,要检查机床电气控制系统是否正常,润滑系统是否畅通、油质是否良好,并按规定要求加足润滑油,各操作手柄是否正确,工件、夹具及刀具是 否已夹持牢固,检查冷却液是否充足,然后开慢车空转3~5分钟,检查各传动部件是否正常,确认无故障后,才可正常使用。
3、程序调试完成后,必须经引导老师同意方可按步骤操作,不允许跳步骤实行。未经引导老师许可,擅自操作或违章操作,成绩作零分处理,造成事故者,按相关规定处分并赔偿相应损失
4、加工零件前,必须严格检查机床原点、刀具数据是否正常并进行无切削轨迹仿真运行。